編輯時(shi)間:2022-01-24 來源:山西省生態環境廳
1月21日,山西省(sheng)生態環境(jing)廳組織召(zhao)開了(le)全省(sheng)碧水、凈土保衛戰暨農業(ye)農村污染治理攻(gong)堅戰2022年度工作謀劃會。會議強調,在梳理總結、吸收借鑒2021年工作經驗的同時,要正視短板,聚集問題,清晰的認識到我省水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水生態十分脆弱的局面尚未從根本上改變,土壤地下水環境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依然任重道遠。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目標,咬緊時間節點,全力攻堅,堅決補齊影響水土環境質量改善的頑疾。會(hui)議要求,2022年要繼續(xu)突出精準、科學(xue)、依法治污,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重點抓(zhua)好以下工作,扎(zha)實推(tui)動工作落實。一是水生態環境保護要在“統”上出實招。強化水污染治理,補齊夯實治污短板。繼續推動部分市縣污水處理廠擴容提質等治污工程建設;繼續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全面推進縣級城市(縣改區)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加快推動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完善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工藝,推動廢水零排放試點。推動水生態治理,加快生態保護步伐。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尾水人工潛流濕地建設;積極推動溝、渠、支流等入干流入河口處堤外人工濕地建設;開展環湖庫生態緩沖帶建設;加快推動太原市九河生態復流、澮河生態復流、楊興河生態廊道建設。深化水環境管理,強化機制能力保障。精準實施日預警、周研判、月通報制度,堅決杜絕國考斷面水質出現大幅波動;實施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工業企業風險管控;加快2021年秋汛受損的水質自動站修繕與重建,全面完成新增水質自動站建設任務。二是土壤污染防治要在“管”上做文章。“管”好源頭。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隱患排查、自行監測和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報告等義務,防范新增,做好整改;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和多環芳烴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源頭防治行動。“管”好建設用地。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聯動,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和污染地塊環境監管,確保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切實保障老百姓“住得安心”。“管”好農用地。開展受污染耕地污染成因分析,針對性切斷主要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從源頭上防控農用地污染,配合農業農村部門精準采取安全利用措施,切實保障老百姓“吃的放心”;積極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化肥、農藥施用量保持負增長;嚴格管控農田灌溉退水直排入河。三是地下水環境保護要在“查”上下功夫。組織好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查清污染現狀。把握好時間節點,按時完成化工園區地下水調查評估,嚴格落實每個工作階段的關鍵要求,切實做好質量控制。開展超標點位污染溯源分析,查明污染成因。對國考超標點位組織溯源分析,對于非地質原因導致考核點位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的,針對性制定水質達標或改善方案,實施精準管控;強化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因地制宜采取保護整治措施,確保老百姓“水缸子”安全。四是農村環境整治要在“治”上見成效。以水源保護區和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旅游風景區等人口居住集中區域以及重點河流沿岸村莊為重點,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建立符合山西農村實際的治理模式;縣城周邊村莊污水要建設管網送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村莊集聚的要實施連片整治,規模較小村莊建議采用管網收集、定點儲存、罐車轉運至就近污水廠處理的模式;按照《山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改造方案》要求,以縣為單元,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關注農村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超標問題,重點對汾河流域以及沿黃各縣沿河3公里范圍內村莊農村生活污水優先治理,促進重點河流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地表水Ⅲ類;充分發揮政府主導、部門協作、村民主體、市場運作和社會協同作用,協調住建、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國開行等部門,協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會議強調,一要加強責任落實。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意識,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堅決完成年度工作任務。二要加強項目謀劃。系統謀劃治理工程,下大力氣推進項目儲備,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支持;嚴格完善資金分配機制,按項目法足額支持重點項目,集中財力攻堅解決群眾申報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極拓展多元化投融資渠道,推動污染治理產業化發展。三要加強考核問責。堅持考核與問責兩手抓、兩手硬,對各地各項指標和重點任務進展情況及時調度、通報、考核,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措施不力、不能按時完成目標和任務的市縣實行嚴格問責。